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荣誉刊文 正文

同仁医院叶晓健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

来源/作者:上海长宁浏览:发布时间:2022-08-25
{"errcode":40125,"errmsg":"invalid appsecret rid: 66442f95-2efe3fe0-69683fdd"}
在线投稿
导读: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主任叶晓健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赵先生是一位被颈肩上肢疼痛折磨了许久的患者。30多天里,赵先生终日无法抬头,稍一抬起头引起的疼痛即便是镇痛药也无法缓解;由于无法卧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沙发上度过。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赵先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经朋友介绍,赵先生来到同仁医院,找到了叶晓健。“我第一时间判断,患者很可能是神

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评选结果日前揭晓,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主任叶晓健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

赵先生是一位被颈肩上肢疼痛折磨了许久的患者。

30多天里,赵先生终日无法抬头,稍一抬起头引起的疼痛即便是镇痛药也无法缓解;由于无法卧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沙发上度过。

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赵先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经朋友介绍,赵先生来到同仁医院,找到了叶晓健。

“我第一时间判断,患者很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手术是最好最快的解决办法。”叶晓健回忆道。

但要手术就必须先“定性和定位”,可疼痛让患者即使打了***也无法平卧,不能进入核磁共振检查舱,怎么办?无法检查就无法明确病变部位。

同仁医院叶晓健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图1)

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完成检查!于是,叶晓健让助手陪同病人到放射科,让病人下半身和躯干垫在被子上翘起来,头部着床,从而能平躺着进入核磁共振检查舱并完成了检查。检查结果也明确了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为精准手术奠定基础。

手术中,叶晓健对患者采用了颈椎内镜的方法,用1厘米不到的切口,将内窥镜**椎间盘突出节段,通过电动磨钻磨除以及枪钳切除病变表面覆盖的骨头,用射频电极等精细工具进行止血,显露出压迫神经的突出的椎间盘,予以摘除。整个手术只有数毫升出血,术后所有疼痛立即解除,患者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

“不用内固定,不用植骨,这种非常微创的手术却能解决以往需要切除整个椎间盘进行固定融合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患者的创伤非常小,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叶晓健告诉记者,通过各类微创治疗手段解决患者病痛,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

22岁的陆先生是叶晓健通过微创手术治愈的另一个特殊患者。

虽然身高只有170厘米,可陆先生的体重却重达300斤,因为腰腿痛无法行走的他,来到同仁医院就诊时只能趴着才能略微缓解疼痛。

“就算是做常规开放手术,麻醉风险也很大,更不要说需要那么深和大的切口了。”经过一番讨论,叶晓健和其他脊柱微创专家决定,给患者进行局麻微创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这不仅避免了肥胖患者全麻的巨大风险,同时也可以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降到最低。

同仁医院叶晓健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图2)

手术方案确定了,可问题又随之而来。由于患者腰围实在太大,普通的微创器械通道都不够长,无法使用在该患者身上。于是在医院设备科、手术麻醉科的配合和沟通下,特地从外院借用到适合肥胖患者的特殊微创器械设备,最终**完成了手术。

“患者术后第一天即下床活动,腰腿痛消失,恢复了行动力。”叶晓健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脊柱内窥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高龄的、肥胖的、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的患者,规避了相关麻醉风险,且由于手术的创伤小、椎管内干扰少、病人恢复快,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同仁医院叶晓健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区域名医”称号!(图3)

叶晓健

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主任、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博士后导师。

从事脊柱外科35年,诊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高难度高风险的脊柱伤病患者,有效率及优良率达国际先进。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脊柱椎间盘镜、胸腔镜下脊柱骨折减压固定,2012年率先开展腰椎微创侧方融合手术、中线小切口减压固定手术、颈椎内镜手术、导航手术等各类微创术式。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完成世界首例野战简陋环境下的颈椎手术。

担任同仁医院骨科主任以来,带领同仁医院骨科团队,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包括引进术中导航技术、开创腰椎峡部裂经峡部导航下原位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腰骶部侧前方减压复位融合手术等十余种国内创新技术。对于三度严重腰椎滑脱、脊柱肿瘤、脊柱畸形等高危疑难病例开展了数字化导航辅助手术。脊柱微创手术率从30%提升到48.7%,年手术量增长接近一倍,四级手术占比达到78%。一年内完成四期脊柱微创医生继续教育培训班,同时带动团队成长。

2022年大上海保卫战中,他坚守医院40余天,协调指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无论是响应疫情防控的缓冲病房设置调整、滞留在院病人的延续治疗,还是密集型的核酸采样、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人员安排,又或是科室留守医务人员的生活物资调配等,均亲力亲为,冲在一线,**完成了所有保障任务。

微赞赏

取消

您的荣誉与国人共享!

扫码支持
国人荣誉奖库感谢您的支持!

点击图标扫码赞赏支持一下!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若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WWW.CNHAL.COM 国人荣誉奖库版权所有
国人荣誉奖库网站及查询系统外观设计已申请版权保护
严禁镜像或仿制,违者必追究其法律责任!
Email:info@cnhal.com
琼ICP备2021002842号-1
琼公网安备46010002000167
Top